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111.“请告诉我,你父亲家里有地方让我们过夜吗”表示关于仁之良善的调查。这从“请告诉我,有地方吗”、“家”、“父亲”和“过夜的地方”的含义清楚可知:“请告诉我,有地方吗”是指调查;“家”是指良善(参看2048, 2233, 2331节);“父亲”,此处即彼土利,是指仁之良善,就是诸如存在于更正直的外邦人当中的那种良善(参看2863节),这种良善就是利百加所代表的对真理的情感的真正源头;“过夜的地方”是指一种居住的状态(参看下文,3115节)。
内义之所以描述对存在于对真理的情感中的纯真和仁之良善之源头的调查,是因为要被引入良善并与它结合的真理没有其它最终源头,或说没有从其它源头中获得自己的最初起源,这一事实可从所有真理在其中被良善接受,并与良善结婚的人身上看出来。在教会里,那些没有某种程度的纯真或对邻之仁的人,无论他们多么熟悉真理,并把它大声说出来,都决不会发自内心承认它。在教会外,外邦人或非基督徒在来世可以被呼召到信之真理这里,或学习信之真理,但只有那些拥有纯真,彼此过着仁爱生活的人才会接受它。事实上,纯真和仁爱构成信之真理能在其中扎根并生长的土壤。
5355.“因为神使我多结果实”表随之源于良善的真理的增多。这从“多结果实”的含义清楚可知,“多结果实”是指增多,即源于良善的真理的增多;因为“结果实”论及良善,“增多”论及真理(43, 55, 913, 983, 1940, 2846, 2847节)。在原文,“以法莲”这个名字源于表示结果实的一个词,其性质就包含在这句话里:“神使我在受苦之地多结果实”。该性质就是,在那里所遭受的试探结束后,源于良善的真理在属世层里面增多。不过,必须简要描述一下何为源于良善的真理的增多。当人处于良善,也就是对邻之爱时,他也处于对真理的爱。故他越处于这良善,就越拥有对真理的情感,因为良善存在于真理里面,犹如灵魂存在于它的身体里面。
因此,良善使真理增多的程度,就是它自我繁殖的程度;它若是真仁爱的良善,就会在真理里面并通过真理无穷无尽地自我繁殖。因为良善或真理是没有限制的。这种无限就存在于真理或良善的每一个形式里面,因为每一个形式都来源于这无限。然而,这种无穷无尽的品质永远无法与无限本身相提并论,因为有限与无限之间没有任何比率关系。今日的教会几乎没有任何真理的增多,原因在于:如今纯正仁爱的良善是不存在的。教会以为人只要简单地知道他出生所在的教会的信条,并以各种方式坚定赞同它们就足够了。但是,凡处于真仁爱的良善,并由此处于对真理的情感之人都不会同意这一点,而是渴望从圣言得到启示,澄清何为真理,并在坚定赞同这真理之前先明白它。此外,他凭良善明白真理,事实上,对真理的觉知源于良善;因为主就在那良善里面,并赐予觉知。当人以这种方式从主接受真理时,他就会使这真理无限增多。这好比一粒小种子长成一棵大树,结出更多小种子;这些小种子反过来又长成花园,等等。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